站內搜尋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都會台北的燃燒地圖

2009年4月14日

090413台北好好看 北區大專院校論壇


090413參加台北好好看-北區大專院校論壇之後的整理
--一些台北市所累積的進步的價值觀與行政設計好像逐漸不見了
會場中感受不到對話的機會
台北持續高溫中----

Q&A
Q:台北好好看的計畫目的之一:採取開發許可的精神,以不同於現行規定之容積獎勵,促使開發者提供較大之開放空間及公益設施。目前的審議機制可以保障這樣的目的?
A:「開發許可」在國外都市設計經驗中是一個很清楚的操作工具與機制,但是只有「精神」在目前的審議平台能夠產生作用嗎?或只是開放自我表述。而開放空間的開放性已經證明是無法維持的。
Q:台北好好看的計畫目的之二:創造地標式或創意建築等,改善台北「好玩不好看」之印象。獎勵就可以保證有創意嗎?不會成為負面的地標意象嗎?
A:創造一個有創意的建築本是建築師的基本任務,這樣的政策目的對於建築專業者而言是很大的羞辱!或許這也是建築專業者需要自我反省。
Q:「配合重大計畫期程之騰空期程獎勵」、「綠美化容積獎勵」是一種創意的行政設計嗎?
A:以台北市都市發展局的經驗與機制,一定要用容積來獎勵,才能取得都市角落的綠美化實績嗎?澎湖的「青青草原」與台南市的「好望角」藉由自治條例的擬定,進行都市美化工作所獲得的成效應該值得學習吧!
Q:台北不好看,使用容積獎勵可以讓台北好好看嗎?
A:不一定,二十年前,為了讓台灣都市變得美一些,推動「未實施容積率地區都市空間獎勵辦法」作為手段,結果不只是成是沒有變美,還讓台灣的都市空間失去環境品質,之後的種種容積獎勵的措施讓我們都市的都市計畫失去作用。
Q:藉由都市設計審議可以照顧開放性與公共性!
A:不可能。信義計劃區的結果來看,藉由種種開放空間獎勵辦法所留設的開放空間中處處設置監視器,步步有警衛站崗,開放性與公共性盡失。
Q:台北好好看中有關於獎勵空間留設內容包括「觀景平台」、「跨街平台」、「室內挑空」、「立體人行通道」,可以讓城市變得更美?
A:過去台北市的開放空間獎勵辦法也是獎勵廣場等等的設置,城市有變得比較美嗎?「立體人行通道」的概念已經被一些進步的城市給消除了,基於人性的考量,如何攘人們可以在地面層活動是新的都市設計的任務。
Q:廣告招牌的美化可以靠標準設計而達到嗎?
A:這是老問題,過去營建署已經花了十億元得到了一個「統一招牌」的失敗教訓!與其徵選標準圖不如徵選一個機制設計!
Q:學界參與機制,就只能是「招牌設計競賽」、「社區陪伴」與「加入計畫」嗎?
A:台北市推動社區參與環境改造計劃的十幾年經驗,我們相信參與的機制應該可以更為積極。我們要求參與,要求積極的對話,在上述的疑問下,我們自我期擔任監督者的角色。

持續寫作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