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尋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都會台北的燃燒地圖

2008年12月25日

2008台北雙年展論述與行動宣言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國際性金融危機將資本積累過程中被過度吹噓的真實世界泡沫化。這種「衍生性交換制度」也被應用在新的都市開發策略,企圖以憑空創造的容積替代徵收經費,解決公共設施保留地的問題。在立法委員主導下「都市計畫法第83條之ㄧ第二項」明定「容積採購條款」,開發者只要先繳付代金即可等同已採購容積立即進行開發。結果是開發者藉由開發獲得利益,而種種問題留給真正的居住者。

與此同時,台北市正熱烈推動的「台北好好看」,在缺乏公平對價關係的原則下大放容積給那些將景觀納為己有且大門深鎖的豪宅發案,除了因容積移轉加重都市計畫的公共設施負擔之外,也打亂既有的都市計畫使用分區規範,景觀風貌與公共利益成了豪宅炒作的護身符,「容積移轉」淪為套利集團牟取暴利的機制。過高的容積疊加將讓「台北縣大囍市」的悲劇成為盆地居民的惡夢,這個城市已然從「投機城市」轉變成為「魔鬼化的城市」!
千禧年之後,關於氣候異變帶動全球暖化所造成的種種生態危機已經從個案開始跨越警戒線,從特殊演化成為常態。台北盆地的水泥化所加重蓄熱效果,「熱島效應」已然成為它的脆弱的體質,驟雨考驗著都市排水的功能,陽明山的霧線消失,登革熱的警戒線北移恐將再現「圍城」的恐慌,開放空間的都市防災考量,等等議題正考驗著城市的應變能力。

面對挑戰,近年來台北民間社會連結世界的各種以「綠色為名」的運動逐漸推展開來,倡議一種新的價值與生活方式。 然這並未動搖當前城市的治理者「發展掛帥導向」的根本信念,甚而,轉化成了掩飾塗抹的綠色修辭。因此,我們的城市是:一年只可以有一個早上在仁愛路騎腳踏車的「單車城市」;是不斷興建快速道路鼓勵小汽車的「生態城市」;是河川污染且持續加固築堤的「水岸城市」;是不停侵吞破壞農地保護區的「產業城市」;是標榜施政魄力與公權力的「市民城市」……。

基於此,我們參與了定位「藝術介入現實」的2008台北雙年展活動,透過不同子題作品與系列行動,重新思考人與台北這個城市的永續未來。然雙年展展期終究會結束,但這樣的思考、關懷乃至行動,卻應該持續進行。
二年後,台北將辦理一場繼1935年台灣博覽會後最大的會展活動—「2010國際花卉博覽會」,但在為了會展建築的興建而遷移三百棵樹的行動中,格外凸顯標榜生態治理的花博充滿了矛盾與空虛。巧合的是,2010台北雙年展屆時也將成為花博展場中的一幕,在花團錦簇的絢爛表象裡,我們認為,2010雙年展更有必要與高度,將主題鎖定在關於台北都會區生態永續之道的探討。

基於這樣的期許,我們提議發起民間策展之公共行動:預計於接下來一年的時間,邀集策展人、藝術家、文化評論者、與民間團體代表等,透過公共論壇的辦理,提出我們對於2010台北雙年展的建議,以及它可以在花博會展活動中扮演積極角色之可能。
竭誠邀請各位的參與,讓我們為台北的未來改變繼續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