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尋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都會台北的燃燒地圖

2009年9月21日

台北都會燃燒地圖—牠的身世系列

台北都會燃燒地圖—牠的身世系列
熱島效應下的台北生態敏感地圖
OURs報告u20090811

倫敦以「2012」個都市菜園回應2012年奧運聖會
「要讓奧運不只是一場為期兩個禮拜的體育盛會,而是全世界的環保楷模!」這是籌備2012年世界奧運的英國籌委會所立訂的目標,要以最環保的技術建蓋這次的奧林匹克運動大會。

  環保奧運計畫裡面包括:因應奧運興建而拆除的建築物將會回收90%,運動設施建築材料有20%會回收再使用;而奧運期間所需求的能源有50%來自可循環的自然資源,像是風力、水力、太陽能等;奧運興建過程盡量使用耗費燃料較少材料運輸,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0%…等,無論是最高資源回收率、材料再利用、最低廢棄排放,通通符合綠色環保標準。賽事的參觀者需要配合倫敦奧運的綠色計畫,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騎腳踏車和親自步行前往,奧林匹克公園設置長達50公里的單行車專用道和人行步道。
「倫敦市長強森,向外界宣告要在2012年,也就是倫敦奧運到來之前,在倫敦市內找尋2,012塊土地(包括屋頂、校園等可使用的空間),給倫敦市民種植蔬菜,願意參與這項活動的,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都可以獲得市政府實質的協助,大約八萬七千英鎊的經費,一起把廢棄不用的空地,轉變成綠油油的菜田。讓他們可以生產出健康美味的蔬菜。」(2008-11-06 20:00,公視晚間新聞)

台北辦2010花博會「砍樹移樹1168棵」

2010台北市花博會第一個讓社會大眾有認識的消息是:
「---台北市政府為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欲移植1168棵分佈在大圓山地區的美術公園及中山公園的樹木,目的只為興建使用為期半年的水泥展場。」

「蝴蝶不見了!」
「剛走過來,發現社區的街角空地被改造了,插上台北好好看系列的說明牌子。改造完成之後,幾棵原本蝴蝶可以停留的植物已經不見了,變成為一座小土丘、廊架與二把鐵製座椅。原本社區中飛舞的蝴蝶不見了!」(2009.0801)
一位參加台北市青年規劃師培訓的學員這樣講著最近社區的經驗。

台北都會區中不斷上演的「黑色鬧劇!」
台北市這幾年透過幾個國內外的研究提出「生態台北」的計畫,也積極舉辦「2010世界花卉博覽會」,台北縣也一直以「大河之縣」作為施政主軸。但是種種的不當政策與建設,背離節能減碳的作為仍然不間斷的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與災難共生」似乎是盆地居民的宿命。

氣候異變的講法雖有不同,但是「氣候爆烈化」已經從個案開始跨越警戒線,從特殊演化成為常態。台北盆地的水泥化所加重蓄熱效果,「熱島效應」已然成為它的脆弱的體質,種種現象不斷出現,驟雨考驗著都市排水的功能,陽明山的霧線消失,登革熱的警戒線北移恐將再現「圍城」的恐慌,開放空間的都市防災考量,等等議題正考驗著城市的應變能力。

讓台北逐漸變成一個畸形成長中的怪獸。透過地圖的真實呈現,我們一起追蹤紀錄這個怪獸的生命史,當然的目標,是希望遏止怪獸的持續成長。

「熱島效應」
都市地區的地表水泥化缺少水氣蒸發的可能,改變了環境自然的溫度調節功能。反觀在郊區,早晨的太陽蒸發凝結在植物葉面與泥土表層露水,這些露水部分就被建築體直接吸收,降低了空氣的溫度。由於都市大量開發過程中,地下室超量開挖(比建築物的地面層面積還大),都市中泥土與植物覆蓋的面積減少,加上都市空間所採取完全不透水的人工地盤,更徹底阻絕了地表水下滲,以及水氣與土壤、大氣之間的熱交換。

都市地區排水良好,這使得原本應儲存或蒸發的水分快速的從水溝流失掉,蒸散量也顯著減少。加上都市中大量的使用與交通等等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嚴重,且都市中的建築大多為容易蓄熱能的水泥量體,對於微氣候風環境有著阻擋或減弱的作用,皆不利於地表散熱的進行。
持續溫暖化的都市氣溫在周遭低溫郊區的背景襯托下,有如一座發熱般的島嶼,此現象於氣象學上稱之為「都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當都市環境沒有一套對策以減緩「熱島效應」時,不只是建築物外部空間過熱乾旱的情形將日益嚴重;相對的,如何抵抗室外環境暴烈化挑戰,才得以維持室內環境基本舒適度,人們只有採取將自己與外界隔離的模式。於是大量的冷氣使用,熱氣直接排入都市空間中,更加強都市空間的溫度。因此也浮現另一個議題。

在冷氣的協助下,我們可以暫時避免掉戶外高溫的不舒服感。但是長期下來,冷氣可說是室內空氣有機物污染的幫兇。在冷氣啟用的時候,會把窗戶關閉可以增加制冷的效果,減少冷氣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但同時也減低了室內空氣的流通性,使室內裝修建材日日夜夜所肆放出來的有機物質不易驅散,而慢慢地積存下來。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室內空間中將出現種種慢性病,這將是個人與國家重要的財政支出。

台北盆地的體質
台北的盆地地形也是需要一套特殊的機制以減緩「都市熱島效應」的作用。台北市市區內密集的建築基地環境規劃配置阻礙了都市整體散熱的功能。台北市像是個高度運轉的大型機器,除了必須服務市區內所有的機能需求之外,更需負擔由外縣市進入市區的經濟活動所產生的交通及環境衝擊。因此多年來整體活動所產生的熱負荷累積於台北市這有機發展下的都市環境。台北市微氣候環境的優劣取決於都市風場狀況、環境濕度水蒸氣循環場狀況與公園綠地面積分佈狀態。

風道
臺北盆地本由淡水河與基隆河形成二個主要的風道,但是環著河邊所填築的堤防成為風作用的阻礙。另外,良好的都市通風路徑,必須有賴土地使用分區與都市計畫規章於空間象度的考量。從過去台北市對於土地使用分區規劃乃建構在二象度觀點,在缺乏空間象度考量因子的都市計畫策略下,尚未對立體都市風向空間路徑考量,造成不當建築量體配置而成為阻礙都市風場通風散熱機制下最大的原凶。

地表透水與保水
地表滲水保水機制有賴於法規制度面細部計畫實行與工程施工管理以回復原本自然水循環作用;都市綠塊的規劃與設計施工亦有賴法令章程的增修與監督才能真正賦予公園綠地的實質貢獻。
台北市為改善都市下水污染河川問題,積極進行地下管線埋設,統計至2005年其家庭污水接管率已達77.13 ﹪,雖能有效抑止日益嚴重污水污染河川問題,但卻使得民眾有著錯誤的保水觀念,認為所有的水包含雨水、中水皆應迅速排離基地,以致造成都市地表乾燥化問題。再者從都市地表喪失有效滲水面,影響日夜因溫差作用產生的水蒸氣循環機制以致造成溫、濕度的失衡這現象來看,都市地區長年處於低濕、高溫的狀態也使的原有植物面積、昆蟲生態棲地基盤的巨大改變。況且在人行道、柏油路面、水泥地、公、私立停車場乃至於許多休憩場所和公家機關、都市廣場,對於綠建築環境保水指標尚處於推廣階段,因此對於保水設計、透水、貯流施工均相當不足。

不只是美化,而是生存之道:「生態敏感地圖」行動
而如何加速透過環境經理過程,讓都市環境在都市計劃、都市設計、都市景觀設計、建築環境計畫、建築體綠化生態回應機制下提出更多可行之對策,將成未來都市建設之必然思考方向。
過去的都市發展是基於將土地當作一種建築「資源」與「潛力」,追求最大的利潤,在台北的都市發展過程,依應台灣經濟發展的軌跡,政府、專家與投資者告訴大家是一張「基於土地開發利益的的都市發展」圖像。榮景不在!近年來台北人口已經呈現負成長;因此,目前只有「豪宅」能夠在這個都市中被推案,我們的政府無法抑制這種失控的都市發展,反而成為操作機制的一環。這種基於「衍生性商品」的價格戰只能生產這種不合理的產物。

因此我們基於對於都市價值的追求,提出「生態敏感地圖」來取代「基於土地開發利益的的都市發展」圖像的操作,以找回城市的價值,同時以回應氣候「暴烈化」的速度。這樣的工作並非只是研究的議題,而是需要從靜態的藍圖式都市計畫分區計畫中尋找可以調整的空間策略點,行動在於從都市的大架構連結到生活空間中的路徑。這個我們原本期待政府可以帶動的生存戰,確是在不斷的要求對話中感受到極大的挫敗!
因此「生態敏感地圖」不只是一張計劃圖說,它可以是行動、在地智慧與創造機制的熱情:
市民自為的「行動」
像是綠色生活的行為地圖將這個城市街區中所分佈的都市農園、農夫市集、有機飲食、、、等等串起來。像是各種社區生活空間中所發生有趣的改造城市空間的成果,例如「把蝴蝶找回來!」的社區公園改造;一家家由自己打造的商店或綠色的住家、、、等等。
「地方智慧」的累積
參與不只是一種「賦權」,同時也是一種向生活者學習的智慧。「模式化」、「口號式」、「恩寵式」與「主題式」的非理性的都市治理已經無法回應進步社會民眾的期待。台北社區參與議程已經有在地民眾提出「環境治理白皮書」取代政府與專業委託研究的案例。

「監督」的機制
藉由資訊公開,記錄在「生態敏感地圖」上的種種有意義的物件,就像是「針灸」的穴位一樣,來守護在生活世界中僅存的美好事物。我們可以用來探問政府不當做為的年度排行榜,連結民間社團進行評比,可以每一年公布一張地圖以檢驗地方政府的作為。這就像小孩子們公布「泥巴地圖」來控訴大人世界對於都市空間的任意非為!

台北市在未來的環境規劃策略應是朝向回復原本盆地「綠手指與藍臍帶」所建構的自然環境基本面上,讓生物棲地再次回到市區,在微氣候環境謹慎的維持下以修補生態願景。我們所期待的是一個個有計畫的、溝通的、協調的、參與的、原生的、細緻的、有價值的、成為網絡的生態城市計畫的推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