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尋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都會台北的燃燒地圖

2010年9月5日

台北「城中藝術街區」 廢棄屋活起來

2010.08.22 【聯合報╱本報記者╱周美惠】


與西門町僅隔一條大馬路的城中區,曾是1960、70年代台北最熱鬧的商業區。如今它透過建商轉型為藝術街區,多家藝術團體進駐於此,卻也凸顯台北藝文創作空間不足的問題。

與熱鬧喧嘩的西門町僅一條大馬路之隔,有一處平均屋齡超過40年的老舊街區,這裡僻靜沒落,與時尚年輕的西門町形成強烈對比。最近幾個月,藝術團隊一個接一個進駐此地,這處歷史街區開始發生質變。

藝術進駐 改寫歷史

這個介於中華路一段85至91巷的街區,緊鄰大台北地區最具規模的綜合商場─中華商場的最南端,1960至1970年代是大台北最熱鬧的商業區。

隨著商業繁榮,這兒同時洋溢娛樂、藝術氣息。不遠處的國軍文藝中心,當年夜夜笙歌,一台接一台的京劇,慰藉遷台老兵的思鄉情懷。1975年,洪建全視聽圖書館落腳於此,成為推廣音樂文化的基地。直到1990年代,隨著中華商場遭拆除、洪建全視聽圖書館也轉型、遷移;國軍文藝中心有一搭沒一搭的公演,終至絃歌中輟…這裡的歷史重新改寫、封存。

今年初,這個原本冷冷清清的老舊街區,開始出現改變的新契機。一棟棟老建築的鐵門,被年輕藝術家塗鴉般漆上斑馬紋、換穿艷麗彩裝;廢棄已久的街屋,搖身為藝術家的工作室、展場;一群年輕藝術家開始進駐此地,接著一個一個的藝術組織、團隊也搬來這兒,加入「城中藝術街區」計畫。

改變的關鍵是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看到了藝術家的需求以及空間改造的可能性。以「明日博物館」等計畫引起外界矚目的忠泰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在策展人胡朝聖牽線下,提出「城中藝術街區」計畫,將母體企業忠泰建設手中等待都市更新的閒置老屋供藝術圈使用,期限將近兩年(至明年9月)。

改變企業 刺激社會

忠泰基金會最初的動機是:「老是看到藝文圈為了空間傷腦筋」。李彥良說,都市土地取得不易且所費不貲,而土地開發需要的時間至少2至3年,釋出集團閒置的空間既可回饋社會,又可「改變企業體質、刺激社會思考。」忠泰於是開放讓藝術家進駐閒置的舊樓房。

李彥良接著又發現,「讓藝文團體使用可以造福更多藝術家,」於是改為藝文團隊優先,目前已有台灣攝影博物館籌備處、台北當代藝術中心、視覺藝術協會等9個藝術組織進駐此地,街區洋溢著朝氣。

拆毀懷舊 憂喜參半

這個計畫對藝術團隊而言如及時雨,卻也讓藝文界憂喜參半。
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駱麗真和策展人胡永芬指出,原本供藝術團隊使用的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在委外後,藝術團隊根本負擔不起昂貴的租金,前年紛紛退出華山。原本供視覺藝術協會等藝術組織使用、刑事局舊宿舍也將改建為大樓,「根本沒得租了」,不得不找民間資源,「忠泰的做法很活潑,比官方強多了!」

「忠泰利用台北市的都更計畫,在拆毀與懷舊之間啟動藝術家的創意,既擴張企業最大的利益,也凸顯了藝術家的創作環境不足、展示與聚合空間的侷促。」彰化師大美術系助理教授吳介祥分析,紐約與倫敦都曾出現藝術工作者打游擊般開創藝文場域,如紐約的SOHO區和倫敦西北區,但這些空間常常再度被都市計畫和商業機制收編,讓創作者再度流竄。

政府城市 都需監督

OURs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黃瑞茂則提醒藝術家,這個計畫只是暫時性的。

他更要質疑的是,華山在委外後餐廳大增,藝文團隊租用不起,反倒是民間建商運用等待都更的空檔提供藝文使用,「政府和城市都需要監督。」

「回歸本質這是一種價值選擇,」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回應藝文界批評說,過去立法院要求文創園區必須有產值並提高入園人次,如今有產值也有人氣,又引來批評,如同父子騎驢般難為。

未來,華山的商業使用將限制在三成以內、委外企業會有一定比例的回饋金,也會有全民監督機制。至於藝文團隊要求的展演空間需求,文建會將整理中央政府的閒置空間,可望進行再利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