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尋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都會台北的燃燒地圖

2010年9月29日

(轉载)借力使力,用自然機制來防洪


南加州新港海灘市(Newport Beach)的河口溼地被劃為生態保護區


本文刊登於綠雜誌八月號 文 / 廖桂賢

講求「地盡其利」的台灣可以說是個「超開發國家」, 塞了過多的人口,早已過度開發。 若我們不改變對待土地的心態,下一個莫拉克災難是遲早的事。

夏天,應該是讓人心情愉悅的季節、年青學子放假玩樂的時光。但對許多台灣民眾而言,夏天代表著淹水、土石流的颱風季,是可能家毀人亡的恐怖時間。去年八月的莫拉克颱風對台灣帶來的創傷至今還沒有復原,許多失去家園的人們仍然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台灣的山河環境仍然氣若游絲。長久以來我們對環境的作為造就了台灣易致災的體質,因而讓超大的雨量引爆了前所未有的超級災難。


下一個莫拉克只是遲早的事
此刻,支持我們生存的台灣環境已經傷痕累累,政府和財團卻對災難帶來的教訓毫無感覺,持續壓榨著自然環境所能提供最後一丁點的殘餘價值,拋出一個接一個短視盡利的開發案:濁水溪的河口溼地要填平作為石化業基地;從雲林到台中到苗栗的肥沃良田要變成科學園區; 都市中僅剩的綠地要變成購物中心或豪宅房地產;水庫興建的計畫在各個河川流域如天女散花般地開展……。
講求「地盡其利」的台灣可以說是個「超開發國家」, 塞了過多的人口,早已過度開發。 若我們不改變對待土地的心態,下一個莫拉克災難是遲早的事。
當台灣還將土地開發速度等同於國家進步,仍沉迷在科技可以充分駕馭自然的錯覺中,國際上面對自然環境的態度早已有了轉變,在處理人與環境衝突上,已變得的謙遜。曾經,人定勝天是普世價值觀, 人類用硬體工程來與河海爭地,以為立起堤防就可以抵抗洪流與巨浪,就可以安穩地住在本來就容易發生天然災害的地方;因為硬體工程帶來了短期安穩,讓人類以為已經戰勝了自然。

但愈來愈頻繁的災難讓我們驚覺,與大自然搏鬥的人類其實沒有贏,反而傷痕累累。只要傍河流就有洪水、臨海洋就有暴潮,自然的作用力不會憑空消滅,要與自然力量和諧相處的最好方法就是順應自然;因此,目前國際上在洪災管理的最新哲學,就是謙遜地向自然學習。


修復自然防禦系統,借力使力
許多研究早已發現,在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洪泛平原(及其中的溼地)以及各種沿岸生態系統可以顯著削弱洪水與暴潮所帶來的強大力量。但是,過去人類認為這些自然環境是無用的荒地,為了爭取更多可開發土地,於是破壞甚至剷除了這些系統,卻等於是失去緩衝的屏障;而取代自然緩衝的工程建設與自然力量「硬碰硬」的結果,是造成更大的災難。因此,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採用不同的防洪哲學:以修復洪泛平原、溼地、紅樹林、珊瑚礁等「自然防禦系統」的「軟工程」來減輕洪水和暴潮對人類聚落造成的衝擊 。其實,用我們的東方哲學來看,這等於是「借力使力」:巧妙運用自然系統的力量來應付另一個自然力量。
與硬體工程相較之下,利用溼地、紅樹林等自然系統來防護的好處不少:其一,修復和保護自然系統的費用遠較興建龐大的硬體工程來的便宜。其二,硬體工程會隨時間折損,需要永無止盡地投入人力和經費來維護、強化,而且一旦因種種原因疏於維護(這通常已成為常態),硬體工程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反之,自然的系統幾乎不需要維護,一勞永逸。其三,以自然系統來防洪,是生命財產和生態保育的雙贏;仰賴硬體工程來防洪,卻是雙輸。
長遠看來,我們是該仰賴硬體工程、或是自然系統來確保生命財產安全?答案再明顯也不過。所以,當前國際上防洪減災的最新趨勢,就是讓洪泛平原(及溼地)以及紅樹林等沿岸生態系統恢復其健全功能。


台灣相關專業者應虛心檢討,跟上時代腳步
近年來,以回復洪泛平原蓄洪功能來治理水患的最好例子,就是荷蘭在萊茵河流域進行的「還地於河」計畫(荷文 Ruimte voor de Rivier)計畫:面對越來越大的洪水,不再加高堤防來束水,而是讓河流有更廣大的行水空間,將本來就屬於河流的空間(洪泛平原)還給河流[i]。 不管目前台灣民眾和政府在觀念上能否接受,還地於河也是台灣未來不得不走的方向,除非我們願意拿生命財產來當賭注。
四年前,當我為文介紹還地於河的觀念時[ii],許多仍固守築堤束水觀念的水利專業人認為是匪夷所思、天方夜譚,殊不知築堤束水已經是被揚棄的落伍觀念。如果,連水利技術最進步的荷蘭都體認到硬體工程已非長遠解決之道,那麼台灣的相關專業者也應該虛心反省檢討,才跟得上時代的腳步。


沙加緬度八十年前的遠見
荷蘭當然並非唯一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來減災、有著還地於河遠見的政府。早在八十年前,美國北加州沙加緬度河流域 (Sacramento River)的防洪計畫就體認,解決水患問題的治本之道,就是在大洪水來臨時讓河流有足夠的行水空間:讓洪水可以溢流到原本的洪泛平原上,利用河流廊道最自然的蓄洪、滯洪機制來防洪。
沙加緬度河與其他許多工業化國家河流的命運一樣,已被截彎取直,並加諸了堤防等許多硬體河川工程,目的就是不要讓洪水溢散到周遭低窪的地方,也就是河流原本的洪泛平原。但是,無論再怎麼強固堤防,總是擋不了洪水;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接二連三來的洪水淹沒了大面積的農田與民宅,造成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慘痛的經驗讓政府和民眾意識到: 再高再大的堤防也不足以容納超大量的洪水,生命財產安全不能完全倚賴堤防來保障。於是,輿論開始討論長遠之計。


讓原本的洪水平原負責疏洪的工作
最後, 解決之道就是在河川周遭的地窪地區劃設兩個大面積的疏洪區(bypass): 24,000公頃的 Yolo Bypass與7,300公頃的 Sutter Bypass ,兩個疏洪區面積加起來(313 km2)比台北市的面積(272 km2)還要大,並在1930年代啟用[iii]
兩個疏洪區在人類開發前,是沙加緬度河與其支流最自然的洪泛平原;當堤防興建後,大部分的土地就被開墾為農田,因此多是私人土地。 加州政府與地主協調向他們購買「地役權」(easement),讓地主同意自己的土地作為疏洪區,在必要時被淹沒。換句話說,政府僅購買使用土地的權利,讓地主仍保有產權,在春夏的乾季仍可以繼續耕種;但在洪水季節就停止耕種,如此,大量的洪水可導入休耕的農地, 農民損失的權益也可獲得金錢補償。


疏洪區降低城市水患風險
八十年來,Yolo Bypass與Sutter Bypass肩負著沙加緬度河流域的防洪任務。當河流水位超過堤坊可承擔的極限時, 透過一系列的堰堤設計,讓洪水流到安全的疏洪區,也就是河流原本的洪泛平原。 兩個面積龐大的疏洪區可說是沙加緬度河防洪計畫最關鍵的要素。
將近一個台北城之大的Yolo Bypass ,對位於下游的加州首府沙加緬度市(Sacramento) 的防洪安全特別重要,曾在大洪水來臨時,蓄納高達百分之八十的所有洪水量;換句話說,如果沒有 Yolo Bypass來疏洪, 沙加緬度這個城市註定會泡在水中。洪水總得找地方去,有了Yolo Bypass可去,就顯著降低了下游城市的水患威脅。


防洪、農業、生態、休閒可以並行不悖
雖然 Yolo Bypass 和 Sutter Bypasss內大部分的土地是週期性耕作的農田, 但仍有帶著自然風貌的區域。以 Yolo Bypass 而言,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屬於溼地、水塘、或河岸濱水帶,其中又有3,700公頃為正式的自然保護區。這片保護區過去也曾被開墾為農田,為了保育候鳥和其他鳥類,加州政府在這塊地上展開了美國西部規模最大的溼地復育計畫,於1997年完成復育相關工程,造就了今天的 Yolo Bypass Wildlife Area。
Yolo Bypass Wildlife Area 不但是鳥類的庇護所,也是滋養原生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的絕佳棲息地。洪水季節,當整個疏洪區都被淹沒成為一大片淺水塘,更大量增加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自然的景觀與豐富的生態資源野,也使得 Yolo Bypass 成為北加州的休閒好去處、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田野。
自從Yolo Bypass 和 Sutter Bypass兩個疏洪區啟用後,沙加緬度流域內的城市與鄉鎮沒有再發生過水患,這顯示:給河流足夠的行水空間,是成功、聰明的防洪作法。 沙加緬度的例子也告訴我們,防洪的目標和農業、生態保護、休閒等功能,是可以並行不悖的。

下多瑙河的綠廊計畫:Lower Danube Green Corridor
八十年前的美國加州,選擇還地給河流,讓洪泛平原再度氾濫以減輕水患災害,造就防洪與生態的雙贏。而近幾十年來,歐洲各地也加快腳步復育洪泛平原和溼地,以求同時達到生態和減災目標;目前在東歐地區的下多瑙河(Lower Danube River),就正進行著一個大規模的洪泛平原復育計畫。
多瑙河全長2,800公里,流域內的居住人口達八千多萬人。大量的人口代表著密集的土地開發,而隨之而來的防洪需求讓多瑙河被水泥化:上游段有高達95% 、下游段則有百分之 75% 的河段興建了堤防,河流因而失去了百分之八十可以蓄納洪水的洪泛平原和溼地。
人類雖然從河流那裏暫時搶到了土地,但大量減少的蓄洪空間也造就了更嚴重的水患。同時,土地開發也製造了龐大的污染源,隨著多瑙河進入了黑海,造成兩個水系嚴重的污染問題。而科學家估計,氣候變遷只會讓水患及污染的問題加劇,在這樣的情況下,多瑙河流域的各國普遍體認,洪泛平原與溼地生態系統的健全,對水患與水污染問題將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兼具減災、水質改善、經濟提昇的綠廊計畫
2000年六月五日,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四國的環境署長共同簽署了「攜手打造下多瑙河綠廊宣言」 (Declaration on the Co-oper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a Lower Danube Green Corridor),誓言為下多瑙河打造一個真正綠色的河流廊道。他們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在這個長達一千公里的廊道中,除了將更積極地保護總面積將近八十萬公頃的自然保育區,還要再增加十六萬公頃新的保護區,並且計畫將二十二萬公頃的農田,恢復為自然的洪泛平原與溼地。
洪泛平原與溼地的生態復育最關鍵工作,就是讓那些已被開墾為農田、被堤防阻絕的低窪地帶再度氾濫。估計當所有的環境復育工程完成後,不但會對防洪減災產生極大效益,也會明顯改善多瑙河及黑海的水質,甚至還可以增加地方的經濟收入。計畫中的下多瑙河綠廊範圍內,除了包括嚴格管制的保護區,也規劃了緩衝區:可以進行適度、低干擾的人為活動;在綠廊範圍內進行的經濟活動,也將是對環境友善、永續的綠色產業。


抓住機會推動計劃
十年來,下多瑙河綠廊計畫已完成了不少復育工作,腳步穩健但卻進行緩慢。如此大規模的跨國計畫當然有不少執行困難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居民對洪泛平原復育的接受度。對於一般民眾而言,要將世代擁有的土地歸還給河流和野生動物,是一時難以下嚥的決定;來自地方的反對聲浪,延緩了計畫進行的時程,因此計畫成功的要件絕對在於民眾觀念的改變。
該計畫的執行經驗發現,每當水患過後,居民對洪泛平原復育的接受度就會提高。例如羅馬尼亞的居民在 2005 和 2006的水患過後, 對計畫的接受度明顯增加,甚至催生出了一個國家層級的洪泛平原復育政策。災難的教訓總在災難記憶還鮮明時最是刻骨銘心,若能充分利用這個機會進行觀念教育,那麼成功推動洪泛平原復育的機會將會大增。


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修復海岸生態系統
自然生態系統可以削減河流帶來的洪災,也可以抵擋海洋帶來的暴潮。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包括紅樹林、沙岸林帶、珊瑚礁、沙丘等海岸生態系統的存在,提供了沿海聚落或城市與海洋之間的緩衝,可以有效消減海潮的衝擊力,不但防止海岸侵蝕,也可以防治海水入侵地下水與河流等淡水系統。今天,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持續上升,並增加暴潮機率,因此修復這些海岸生態系統,在國際間被視為氣候變遷的重要調適策略。


印尼亞齊的「綠色海岸」計畫
2004年印度洋的海嘯對印尼亞齊帶來前所未有的浩劫,幾年來不乏非政府組織投入後續的重建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國際溼地組織( Wetlands International )、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WWF)、與其他國際保育組織共同推動的「綠色海岸」計畫(Green Coast), 主要工作就是復育各種海岸生態系統,以應付未來的巨浪衝擊。
其實,印尼不乏各種海岸復育計畫,但綠色海岸與其他計畫不同的是:與其讓外來專家包辦所有工作,不如讓居民實際進行生態復育與保育,並從中獲得家園重建的資本。綠色海岸計畫運用微型貸款作為吸引居民參與的機制,借貸給居民小額的款項,居民則以復育和保育工作的成果來償還借款。透過這個計畫,社區居民親手種下了樹苗、親手修復未來保護家園的生態環境
海岸生態復育的主要工作包括種植紅樹苗,以及海松、椰子等生長於沙灘上的樹木。2009年三月計畫結束 ,總計共復育了893公頃的海岸生態系統。
「綠色海岸」計畫除了在印尼推動,也同時在其他海嘯重創的國家中推展,例如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與馬來西亞。透過這個計畫,從2004到2007年總共就種下了三百萬株的樹苗,共保育或復育了 1,100公頃的紅樹林和海岸森林(相當於20個關渡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四公里長的沙丘海岸、以及100公頃的珊瑚礁和海草群落。根據估計,綠色海岸所帶來的工作機會和減災效果,嘉惠了九萬多的海嘯災民。


繼續硬碰硬,還是還地於河海?
以上介紹的幾個案例顯示國際上已開始體認:還地於河流、海洋,復育或保育自然生態系統,才是防洪減災的永續方案。台灣本就先天失調多天災,又後天不良做了過度的開發;面對未來,我們該選擇拿生命財產當賭注、繼續固執地用硬體工程與自然硬碰硬?還是選擇尊重自己的生命財產、開始學習謙虛、還地於河海?




案例資料來源:
沙加緬度流域的疏洪區
· Sommer T, Harrell B, Nobriga M, Brown R, Moyle P, Kimmerer W, Schemel L. 2006. California’s Yolo Bypass: evidence that flood control can be compatible with fisheries, wetlands, wildlife, and agriculture. Fisheries 26(8): 6-16.
· Hayes PJ. 1999. Yolo Bypass Wildlife Area: birth of a wintering water fowl wildland. Outdoor California 1999, January-February.
· Jeffrey J. Opperman et al., “Sustainable Floodplains Through Large-Scale Reconnection to Rivers,” Science 326, no. 5959 (December 11, 2009): 1487-1488.

下多瑙河綠色廊道計畫:
· WWF. 2008. Water for Life: Lesson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from Better Management of Rivers for People and Nature. http://assets.panda.org/downloads/50_12_wwf_climate_change_v2_full_report.pdf
· Declaration on the Co-oper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a Lower Danube Green Corridor: http://www.internationalwaterlaw.org/documents/regionaldocs/lower-danube-green-corridor.html
· Apostolova, Olga. 2010. Ten years of the green corridor. Danube Watch: The Magazine of Danube River. January 2010: 26-27. http://www.icpdr.org/icpdr-pages/dw1001_p_17.htm

綠色海岸計畫:
· Wetland International Green Coast webpage: http://global.wetlands.org/Whatwedo/Projects/GreenCoast/tabid/436/language/en-US/Default.aspx
· Wibisono, I.T.C. and Ita Sualia. 2008. Final Report: An Assessment of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Green Coast Project” in Nanggroe Aceh Darussalam (NAD) Province and Nias Island, Indonesia, Period 2005-2008. Wetlands International - Indonesia Programme, Bogor. http://global.wetlands.org/Portals/0/Major%20Projects/WLP/Lessons%20Learnt%20in%20Aceh%20%28English%29-GC%202.pdf




--------------------------------------------------------------------------------

[i] 欲詳細了解「還地於河」計畫,請參考《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2009年六月,野人出版社)一書中之「還地於河,荷蘭與河流握手言和」(第184-187頁)。
[ii] 請見「改變中的水患管理哲學─向歐洲學習」,環境資訊電子報,2006年八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